盘州 一生万物 尽显风流


       ■ 顾冰洁

  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盘州市发展的新高度。

  这把标尺,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标注着建设美好盘州乐章中动人的音符。

  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盘州市以大地作纸、用奋斗作笔,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书写了盘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辉煌的十年。

  十年里,盘州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一块煤”衍生,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条河”逐清,生态红利不断释放;“一棵树”成长,旅游产业欣欣向荣;“一座城”奋进,城乡建设齐头并进;“一个人”述说,乡村振兴日新月著。“五个一”,铺展成盘州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铿锵步伐。

  ■ “一块煤”衍生:追风逐日写辉煌

  煤,承载了盘州市经济发展的记忆变迁,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岁月和峥嵘时光。

  携手并行的岁月里,盘州市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思路,“黑”“绿”携手,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连续8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从工业城市到“全国百强县市”,盘州市的华丽“转身”从“一块煤”的衍生开始——做好“煤”文章,补产业、延链条。

  补产业“空白”,矿机产业链指日可待。

  9月23日,红果经济开发区内,贵州誉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ope游戏电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二期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以此为起点,总投资14.65亿元的二期项目开启企业建设大会战,液压支架控制阀、智能化煤机改造生产线、矿山设备超市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全产业链未来可期。

  “盘州煤炭资源丰富,但采煤设备主要从外省采购,只有做强本地矿机全产业链才有竞争力。”贵州誉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向立直言。

  写好“煤”文章,补产业“空白”是路径。作为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企业,该公司今年的目标是进入中国煤炭机械工业50强企业。

  “对这个目标,我们信心满满。”向立的信心,与盘州市“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的战略选择密不可分,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新征程上,盘州矿机全产业链已逐步形成。

  延发展“链条”,煤基产业链日趋成熟。

  走进位于盘州市柏果镇的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偌大的产区规划有序,走在宽阔的产区里,绿化设施与产区设备相辉映,空气中闻不到异味,耀眼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跃然眼前。

  近年来,该公司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对采掘原煤分级分质,高质煤用作现代煤化工生产原料,低质煤用作清洁高效电力生产,形成了采掘原煤分级分质、余热余压、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等9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这样,一方面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另一方面又延伸了产业链,使产品从单一的煤炭变为低碳能源液化天然气、零碳能源氢气等化工产品的原料,实现了煤炭清洁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天能公司总经理刘毅介绍,目前借助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产品延伸至20余种。

  ■ “一条河”逐清:绿潮涌动绽华彩

  10月,秋风瑟瑟,清风穿山过水,盘州市依然是满目苍翠,生机盎然。山水相依间,起伏的深绿,沿着江边蔓延开来,好像一幅渲染的水墨画。

  10年里,盘州描绘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大力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推动“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向“有能、有责、有效”转变,夺目的珠光呈现在世人眼前。

  饭后,沿河边散步已成为敖金的日常,看两岸柳翠,观江底鱼游,“这应该就是父亲小时候拖长江的模样。”时光的交错感,让敖金更喜欢这份日常。

  47岁的敖金,从小生长在柏果镇,沿拖长江住了小半辈子。“我小时候,拖长江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我们都叫她‘黑水河’。”

  作为盘州市的母亲河,拖长江由西向北,流经红果、盘关、柏果等乡(镇),汇入北盘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拖长江流域环境秀美,素有“小江南”之称,70年代后期开始,拖长江流域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流域沿线分布煤炭、洗选、焦化等多家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产生的煤矿废水、洗煤废水长期超标排放,拖长江变成了“黑水河”。那时,在拖长江两岸捞煤泥的老百姓络绎不绝。

  “天热时到‘黑水河’游泳,出来后嘴角一圈都挂满了煤,像个小老头。”少年们看着对方长出的“小胡子”哈哈大笑。

  看着这一幕,敖金父亲心里却满是酸涩。在他的记忆中,拖长江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儿欢,两畔稻米香,是真正的“鱼米之乡”,这样的美好却消失不见。

  “父亲常和我念叨,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再看到水清见底的拖长江。”不曾想,这个愿望真的实现。

  2012年10月,盘州开展对拖长江污染整治——补足监察力量、严格执法、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沿河企业的主动担当作为,拖长江再现当年风采。

  绿是跨越千年的发展叩问,也是父子两代的生活希冀。拖长江的逐清追绿之旅,亦是盘州聚焦“生态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之旅。以奋斗之姿赴绿水青山之约,2021年盘州市森林覆盖率达62.66%,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 “一棵树”成长:一处山水一处美

  从“江南煤都”到“金彩盘州”。盘州清晰地意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煤独大”不可持续,必须“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在丰富的旅游资源支撑下,全域旅游,正好能够成为盘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金秋时节,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里,银杏果成熟,银杏叶渐黄。树下,盘州市金利古银杏食品有限公司里,生产、包装、邮寄……工人忙碌不停。

  傍晚,结束一天的忙碌后,该公司负责人方艳一漫步至村子中央的古银杏树下,指尖轻抚树干上的纹路,感受到这棵有着1500年树龄的古树依然在成长,它是当地村民的祈福树。

  成熟的银杏果掉落,方艳一感谢着这份馈赠。

  10年来,在村里上千株古银杏树的馈赠下,妥乐村从一个偏远落后的村庄,成长为“世界古银杏之乡”、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妥乐村有第四纪冰川孑遗罕见的古银杏树1450多株,是迄今世界上发现个体最大、历史最久、种群最集中、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银杏群落。基于此,2012年,贵州盘州市妥乐古银杏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妥乐村开发建设,为当地村民找到一条耕种外的新路子——吃“旅游饭”。

  10年里,妥乐景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被推选为“中国最美银杏村落”、成功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逐步从“一棵树”成长为集休闲、娱乐、养生、体验等为一体的“繁茂森林”。

  这棵树的成长,正是盘州谋篇全域旅游的缩影。如今,步入盘州,过往隐匿山间的妥乐村成了世界古银杏之乡;过去的671厂变成了今天的三线文化主题园;曾经荒凉的乌蒙山变成了令人向往的滑翔伞运动基地……

  一个个“藏在深闺”的旅游资源,为人熟知。10年来,盘州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民俗风情、高效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让文旅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盘州市已建成并开放运营15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6.8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2.66亿元,旅游人次从122万增长到2251.82万。

  ■ “一座城”奋进:无边光景时时新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

  但在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奋进有为的十年,却足以留下闪光的印记。

  10年来,盘州市着力强基础、增内涵、抓改革、求创新,圆满实现“撤县设市”,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漫步红果城区,秋日风景正好。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宛如长龙纵横支撑起城市脉络,一个个新型企业落地共织绿色发展的美好前景……十年巨变,尽收眼前。

  在红果经开区两河园区,有一栋位于主干道交界处的大楼,总能让人一眼看到,这是第一批入驻两河园区的企业,也是盘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贵州省三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在地。

  2012年,贵州省三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特药业)从双凤镇搬至两河园区。彼时的两河园区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选择搬到这里,得益于政府对公司选址的帮助,更是看中了红果巨大的发展潜能。”三特药业董事长赵龙坦言。

  事实为选择正名,三特药业建起楼房、厂房,从一个单一售卖药品、医疗器械的公司,成长为业务涵盖了药品和医疗用品生产、批发、连锁、中药材检验检测等复合型的集团公司。

  “公司的发展过程,离不开盘州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赵龙说,盘州市“提品质”“增动能”双管齐下,公司一路与盘州共同奋进,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享受着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的福利。

  “提品质”,2021年盘州市乡镇高速公路覆盖率达93%,中心城区公路里程增至200余公里;实现所有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车辆135辆,开通客运班线97条、客运车辆501辆,实现100%村村通客运。公司门口就是高速收费站和高铁站,交通四通八达。

  “增动能”,盘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六盘水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公司发展更有动能。

  精雕细琢一座城,盘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城市更有“气质”,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盘州、爱上盘州、发展盘州。

  ■ “一个人”讲述:千里沃野奏欢歌

  十年时间,能改变什么?

  足以让一个山村巨变,让盘州大地激荡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乡村产业兴旺发达、农民生活越来越富……一个个场景立体全景地勾勒出盘州乡村的变化。

  10年来,盘州市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标签,全面解决农村住房安全问题,“整县推进小城镇”获全省第一,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2021年,贵州岩博酒业销售额5.12亿元,村集体资产达1.12亿元左右,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漂亮的数据,见证着岩博村村民的小康生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奔跑在振兴之路上的岩博村而言,这个车头就是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

  “人民小酒”很火,出产它的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也很火。

  很多人意外于,这个火爆的酒业公司诞生于贵州的山村,更无法想象这个拥有酒业公司的岩博村,在10多年前还是出了名的“穷窝窝”。

  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村集体经济为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挣扎在“温饱线”上——这是2001年的岩博村。

  余留芬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带着大家修路、办厂、成立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彻底改变了当地“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贫困局面。

  2011年,岩博村的村支两委召开岩博小锅酒厂改扩建会议,160多户村民参与投资入股;2013年5月9日,在余留芬的带领下,盘县岩博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5年10月,公司更名为“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

  10年里,从土法上马开办小锅酒厂起步,到产能节节攀升,驶入高速发展轨道,岩博酒业将当地百姓从传统农业中拉了出来,成为酒厂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仅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年底还能拿到分红。

  岩博村,将继续在余留芬的带领下探寻更广阔的未来,因地制宜,以岩博酒业为龙头,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出一个更加富饶的美丽岩博。

  山水织锦绣,乡村谱华章。过去10年里,盘州市减少贫困人口21.6万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305元增长到13796元,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历史见证壮阔的行进,时间镌刻坚实的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盘州市将围绕“一城三地六区”目标,加快实力、活力、美丽、文明、和谐、幸福“六个盘州”建设,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立足新起点,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盘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贵州日报

相关新闻

< 1234...24 > 前往